同性依戀和同性戀有什麼不同?如何判斷是否爲同性戀?

本文已影響2.2W人 

一位昔日的朋友來訪,羞於啓齒地談起一件事:他的13歲兒子與鄰居家同齡男孩自小在一塊玩耍,從幼兒園到小學一起上學,情同手足,形影不離。但近來他感覺到兩個孩子常揹着人躲在一起,關係似乎有些反常。細心的父親終於發現兩個孩子在一起幹着“下流的勾當”,如互相玩弄對方的外生殖器等等。

同性依戀和同性戀有什麼不同?如何判斷是否爲同性戀?

對此,他很着急,也很恐慌,懷疑兩個孩子是否有同性戀。

筆者還遇到了上高中的女孩。在過去的一個月裏,她感到悲傷和沮喪,甚至展現了她對世界的想法。經過詢問,這種擔心是因爲失去了好朋友。她原本和一個女同學感情很密切,兩人曾發誓山盟,一生不與其他第三者感興趣和交往,把一生的感情獻給對方。但是,這種特殊的關係維持了兩年,那個女學生又感情變了,和另一個女學生變好了。這讓她既傷心又嫉妒,恨不得一死。經過一些指導,我發現這個女孩從小就害怕,討厭男人。原來,小時候在她家附近發生了一起女孩被強姦死亡的惡性事件。事件發生後,她的父母非常緊張,每次她一個人外出,都要避開生人,注意不要被綁架強姦。父親也採取了特殊的保護措施,每天接送她上學放學,直到上中學才停止。

這兩個案例提出了一個問題,即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也會發生同性戀嗎?

同性戀和同性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渴望友誼,尋找能理解自己的人,促進膝蓋的長談,傾訴心中的安靜語言。同時,他們正處於異性排斥階段。因此,他們的親密朋友是心靈相印、誠實相待、相通的同性同齡人,這是正常現象。由於這一時期的少男少女性生理處於發育階段,性成熟現象普遍存在,這與他們幼稚的思想意識相矛盾,朦朦朧朧的性心理促使他們通過各種盲目的手段體驗性感覺,如擁抱、親吻、玩弄外生殖器等。其發泄對象大多是他們親密的小夥伴,所以不宜視爲同性戀。

儘管如此,對少年時期這類同性相依現象切不可掉以輕心。因爲同性之間過分地依戀,容易喪失自己的獨立性和完整的人格,產生社會交往的不適應感,將自己囿於狹小的人際交往圈中,成人後容易發展成同性戀。如果青少年和同性關係異常密切依戀,會產生只有同性在一起玩耍交往才舒適協調的意識,到了和異性進一步交往的年齡時,可能仍然不願意或害怕與異性交往接觸,此刻若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很可能導致拒絕、厭惡異性,追求同性或獨身。所以說同性依戀現象對孩子身心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

父母應儘早注意孩子怎樣交朋友及交上怎麼樣的朋友。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發現過於依戀同性的徵兆,在溫暖親切的氛圍中,可以採取循善誘惑的方法,鼓勵孩子交朋友,有意識地介紹幾個有興趣的男女同學,一起學習、娛樂、交往,減少特定同性之間的依戀感。

如果發現孩子在和同性玩耍時接吻、擁抱、互相玩弄外生殖器等行爲,不要當面粗暴地罵孩子,也不要責罵其他孩子是壞孩子,也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分散對性的注意力,同時對孩子進行青春期性的教育,消除對性的神祕感,從道德和心理上厭惡不良行爲,自覺抵制不良行爲。然而,一些父母對孩子的上述不良行爲採取禁忌和忽視的態度。從長遠來看,孩子的心理狀態可能會畸形,長大後很難矯正,可能會導致真正的同性戀行爲。

糾正孩子同性戀現象,還要從心理上尋找原因,採用支持性心理療法、精神分析療法、社交技能培訓等心理療法,配合教育引導。例如,本文的第二例女高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她逐漸消除了害怕男性的心理,逐漸開始想和身體弱、年齡孝順不威脅男性的同學交往。一年後,和喜歡的男學生自由交往,產生感情,不怕退縮。高中畢業後,這位女生與同學交往廣泛,性格開朗,熱情高雅,學習成績也迅速提高,順利進入重點大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