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聲特別的尖很可能有哪些隱患 寶寶哭聲辨別

本文已影響1.66W人 

小寶寶還不會說話,能給媽媽帶來的就只有哭聲了,不過,有的人覺得自己的孩子的哭聲十分的尖銳,這究竟是爲什麼呢,孩子哭聲尖銳是代表了什麼呢,平時孩子哭的時候是不是應該關注孩子的哭聲呢,有哪些哭聲需要去醫院看看呢?

正常情況下的哭

寶寶哭聲特別的尖很可能有哪些隱患 寶寶哭聲辨別

【1.飢餓】

寶寶常在餵奶後2~3小時啼哭,哭聲較短,聲音不高不低,長短均勻,平坦而富有節律。與此同時可見寶寶轉動頭部並張開嘴巴左右覓食。吸入奶頭後,寶寶立即停止啼哭,吃飽後便可安然入睡。

【2.尿布浸溼】

常在吃完奶或睡醒後,寶寶的哭聲長短不一,高低不均,沒有規律,常常邊哭便活動小屁股。待父母爲其換上乾淨的尿布後,便停止哭鬧,或玩耍或入睡。

【3.煩躁不安或孤獨】

這種哭泣常在寶寶吃飽入睡前或玩耍前,哭聲長短不一,無節奏感,常哭哭停停,斷斷續續,並且時不時會睜大眼睛左顧右盼。大人抱起安撫後即停止哭泣,放下後又開始哭。

【4.環境太吵】

如果寶寶的哭聲裏帶着煩躁不安的情緒,你應該檢查一下週圍環境是不是過於喧鬧,比如強烈的燈光、嘈雜的聲音、搬動物體等,甚至只是你搖晃寶寶的幅度太大了。如果是這樣,先儘可能地讓周圍的環境平靜下來,把燈光調暗,讓屋子裏的聲音降低,減小手臂的擺動幅度等,可以先把讓寶寶躺在牀上任其發泄一會兒,然後看看能否安撫好寶寶。

那些比較敏感的寶寶會傾向於有規律的生活,家長應嘗試建立一個作息時間表,努力使每天的餵奶、洗澡、散步、睡覺的時間固定下來,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安心。

【5.溫度太高或太低】

寶寶常在室溫高或衣服被子太厚時啼哭,哭聲較高,並且四肢亂蹬,伴有面部及全身出汗,自己蹬開被子後,哭鬧即停止。麻麻可用手去摸摸寶寶的額頭、脖子和耳朵等暴露在外面的部位,如果寶寶脖子和耳朵後面有汗,那表示太熱了,如果這些地方很涼,則溫度太低,需要給寶寶添加衣被。

【6.太疲憊,需要睡覺】

累了就睡是嬰兒大多數時間的本能反應,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安撫,他們很快就能睡着。疲憊的寶寶會打哈欠、揉眼睛等,如果你沒有發現他的這些暗示,還是一相情願地哄他、逗他、抱他,那可就不妙了,抗議的哭聲也就越強烈。寶寶會發脾氣也是難免的,他沒有力氣抵抗,當然要用哭聲來表示了。

此時寶寶的哭聲一般很強烈,而且還略有顫抖和跳躍,這時麻麻最明智的做法是趕緊讓周圍安靜下來,把他放到他熟悉的小牀上去,拍拍他,讓他儘快入睡。

【7.身體不舒適】

寶寶臥位不舒服、衣服過緊、蚊蟲叮咬等,此時寶寶的哭聲煩躁,皺眉,四肢扭動。處理舒適後即可停止啼哭。如果你聽到寶寶突然尖聲哭鬧,就要馬上檢查是什麼讓他不舒服或受傷了。看看是否牀欄卡住了他的腿或腳,或者有灰塵迷住了眼睛等等。在確認沒有問題後,適當地安慰安慰寶寶,等他情緒穩定了再離開。

寶寶生病的哭

寶寶哭聲特別的尖很可能有哪些隱患 寶寶哭聲辨別 第2張

寶貝生病時往往用哭來警告父母,特別是當病狀還不明顯時,他無法說出身體哪裏出了問題,只能無奈地“哭”。如果你能敏銳地分辨出這種哭聲和往日不同,比如哭聲尖銳、劇烈,或伴有煩躁等情況時,就能及時發現寶貝已經生病了。

判斷要點:

1) 哭聲尖銳或劇烈

寶貝發出尖銳的、劇烈的哭聲時就說明他覺得哪裏疼,或者感到極其不舒服,有經驗的媽媽們差不多馬上就能分辨出,這不是正常的哭聲。

2) 持續性的,伴有煩躁

如果寶貝腋下或腹股溝糜爛、臀紅扉子、溼疹、蟲咬等原因引起的啼哭,常是持續性的,伴有煩躁,媽媽檢查可發現局部的皮膚病變。

3 )夜間驚哭、驚叫

寶貝缺鈣時,啼哭常常發生在夜間,哭聲會聽出驚哭、驚叫、煩躁等情緒,同時還會伴有佝僂病體徵。

解決辦法


1 )首先排除寶貝是否因爲餓了、困了、尿溼而哭泣

2 )觀察寶貝除了哭泣外,是否還有其它症狀?

如果小寶貝生病了,在啼哭的同時,寶貝還可能表現出煩躁不安、面色不好,有時還會帶肢體動作,比如握拳、蹬腿、抓撓某個部位等等。

3 )如果寶貝持續哭泣,不能判斷出病因,最好及時就醫

如果寶貝的哭泣和往常不同,而且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寶貝安靜下來,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細觀察寶貝的症狀,並及時帶他去醫院就診。到醫院時應該對醫生講明白寶貝哭得不對勁,一定是什麼地方不舒服,明智的醫生一定會注意到這點。因爲你是媽媽,你對自己寶貝的情況最瞭解,如果連你都覺得不對勁,就說明寶貝肯定是生病了。

寶寶哭了的安撫方法

寶寶哭聲特別的尖很可能有哪些隱患 寶寶哭聲辨別 第3張

包裹: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裏是被緊緊包裹着的。專家認爲,“襁褓法”可以讓寶寶感覺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宮,獲得被保護的安全感。具體方法是:使用長寬均爲1.5米的包布將寶寶包裹好,在不妨礙寶寶正常呼吸的前提下,儘量裹得緊些。

側抱:

家長常常採用讓嬰兒平臥在懷裏的姿勢抱孩子,但事實上這樣往往無助於安撫寶寶。美國專家認爲,剛剛降生的嬰兒事實上還沒有準備好迎接新的環境,對他們來說,從子宮的溫暖環境裏出來就類似於讓普通人類從樹上掉下來,刺激了人類與生俱來的“莫洛反射”,表現爲哭鬧不停。而把嬰兒豎直抱起或側抱則會關閉這一反射,讓寶寶儘快安靜下來。

聲音:

其實胎兒在母體中的環境並不是非常安靜的,包括母親血管流動的“刷刷”聲、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腸胃蠕動的聲音、說話的聲音等等。新生寶寶耳膜較厚,對於成年人來說有點響的聲音對新生兒來說可能剛好合適。家長可以爲寶寶營造這種類似的聲音環境,使用吹風機、吸塵器、收音機、烘乾機、流水或選擇“白噪音CD”,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對着寶寶的耳朵“噓”聲也讓寶寶很受用,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

搖晃:

在媽媽的子宮裏,無論媽媽在走路、坐着看電視,或是睡覺時翻身,寶寶的感覺就像在海上坐船一樣舒適,因此輕輕地搖晃會受到新生寶寶的喜歡。但專家提醒家長注意:搖晃寶寶的幅度要小而快,不適當的搖晃可能導致嬰兒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猝死。

吮吸:

寶寶在預產期前3個月就開始練習吮吸手指了。把你的手指放在嬰兒的嘴巴里或是給他使用安撫奶嘴。吮吸不僅能夠緩解寶寶的飢餓感,還會激活大腦深處的鎮靜神經,將寶寶帶入深沉的平靜,進入滿意的放鬆階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