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剃頭和舅舅有什麼關係 爲什麼說正月剃頭死舅舅

本文已影響2.04W人 

在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個習俗:正月剃頭會死舅舅。在我們現在看來這當然是一種迷信的說法。那麼正月剃頭和舅舅到底有什關係呢,這一說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

正月剃頭和舅舅有什麼關係 爲什麼說正月剃頭死舅舅

正月剃頭和舅舅有什麼關係?

要說“正月裏剃頭,死舅舅”是多麼危言聳聽的一份責任:舅舅的安危竟然全繫於外甥的頭頂之物。假如外甥因前期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及時理髮,則整個正月只能任憑頭髮瘋長,即便蓬頭垢面或者有正式場合的公共活動要出席也只能聽之任之,否則就是對舅舅不利。

其實“正月裏剃頭”與“死舅”是兩件毫無關聯的事情,不是每個人都認同把它們生硬地聯繫在一起的。最起碼全國大大小小的髮廊正月裏生意照做,好多外甥“偷偷”地去理了發,也沒有發生舅舅大面積“夭亡”的情況。

再說,真要那麼玄乎和靈驗,《寶蓮燈》裏的劉沉香之母(三聖母)以天仙身份私配凡夫俗子(凡間書生劉向)併產子(沉香)被他舅舅楊戩壓在華山之下,劉沉香長大之後費盡心力與舅舅二郎神拼得你死我活,才斧劈華山救得聖母。

沉香早該採用正月裏剃一次乃至N次頭的辦法來“修理”舅舅,這樣做要可靠和保險得多,而且幼年就可以用此辦法救出母親早日團聚,不必等到成年後學好本事再來抗爭,耗時那麼久遠。

“正月理髮死舅舅”到底怎麼來的呢?有一種說法,與民間所謂“數九寒天”有關。從冬至那一天起開始正式進入冬天,用數數的辦法每九天爲一“九”,從“一九”一直數到“九九”,來“苦挨”過那些最寒冷的日子。

民諺雲: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凍死母狗;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八九,單衣行走;九九聞雷,響聲持久。”熬過去就到來了驚蟄,九盡桃花開,犁耙一起出,耕牛遍地走,迎來春暖花開的季節。

因此,一到冬天,人們就期盼冬天儘快過去,春日早點到來。尤其是古代,人們在衣食住行諸方面禦寒取暖手段和條件都遠不及現代,爲了度過“數九寒天”,普通老百姓想了很多方法,不讓小孩在這些天裏理髮就是手段之一,因爲頭髮長一些保暖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正月剃頭和舅舅有什麼關係 爲什麼說正月剃頭死舅舅 第2張

正月剃頭和舅舅有關係的由來

從“一九”到“九九”一共有九個“九”,這期間給小孩剃頭的話,很可能會讓他們受到“九九”寒天的侵害,所以有“正月裏剃頭,防九九”的說法。後來,傳來傳去走了樣,以訛傳訛變爲“正月裏剃頭,妨舅舅”。

這裏“妨”有“妨礙、傷害、對某人或某物不利的意思”。《三國演義》裏徐庶不是看出劉備騎的那匹的盧馬會“妨主”嗎?(結果那匹馬果然在劉備進西川時在落鳳坡把軍師龐統給“妨'死了)

還有一種說法:正月剃頭“思舅舅”,後來被人誤以爲“死舅舅”。在中國古代,男子在與其姊妹的孩子即外甥之間的甥舅關係中具有特別的權威性,在母系繼嗣社會中尤其明顯。俗話說:孃親舅大,爺親叔大。

舅父由於對外甥的撫養成長、進入社會和婚姻負有特殊責任,故對外甥有一定程度的權威。在古代社會,外甥常常享有僅次於舅父孩子的舅父財產繼承特權;外甥有娶舅父女兒的義務或優先權── 一種交錯從表婚姻形式,這個在《紅樓夢》裏多有體現。

有些地方,新娘出嫁日必須由舅舅抱着出門,一直抱上轎(現今爲婚車),進到男方家中酒桌上必須把舅舅安置坐上席。在北方一些地方,舅父的權威有時甚至高過父親,特別是在管理、引導兒女盡孝、分家的問題上。

當有一些兒女對父母特別是對母親不夠孝順或出現家庭財產糾紛的時候,往往當母親的會請來自己的兄弟也就是孩子的舅舅主持公道來顯示權威性。

中國文化傳統中正月裏有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每逢佳節倍思親,所以外甥總體上在所有親戚中對舅舅是又敬又親,一個符合當時社會倫理的模範外甥當然經常“思舅舅”,乃至剃頭修面準備莊重、體面地去給舅舅祝賀新年,遺憾的是“正月剃頭思舅舅”後來錯訛成“死舅舅”。

正月剃頭和舅舅有什麼關係 爲什麼說正月剃頭死舅舅 第3張

其實,據考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由來更靠譜的說法與歷史上清朝入主中原後強制推行的“剃髮令”有關。清軍於崇禎十七年入關時爲了加強對漢人的統治和同化,曾頒發“剃髮令”。

大清皇帝爲了貫徹"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決定強制推行一種奇怪的髮型: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集中的一塊頭髮,將這些頭髮擰成一根長長的大辮子,就是清朝典型的髮型。爲了一統江山,尤其是思想領域的禁錮一體,這種髮型要在漢人間大肆推行。

在古代漢族百姓對頭髮非常重視,因爲儒家重要經典《孝經》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也就是自己的毛髮、皮膚是父母給予的,因此自己無權隨意“處置”或損傷,這是做子女的行孝盡孝的開始。

最典型的例子是三國時夏侯惇引軍攻打呂布時被呂布部將曹性暗箭射中眼睛,他憤怒地拔箭時帶出自己的眼珠,就毫不猶豫的塞進自己嘴裏大口吞吃了,並大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可見頭髮、皮膚、肢體等也被認爲跟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所以古代男人要行弱冠之禮,女子成年後叫“結髮夫妻”,重要人物犯了殺頭的死罪可以“割發代首”。

古人日常生活中一輩子也很注重頭髮的養護、梳理和束髮爲髻。除非一個人看破紅塵,要出家爲當和尚或尼姑才剃度,以表明斬斷塵根。如果沒有最後下定決心,還可以有一段戴發修行的猶豫考察期。所以古代人不但不理髮,即便私自去發也是對父母的不孝,甚至剃髮的人死後都無顏去見祖宗於地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