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癌症只因運氣差

本文已影響7.15K人 

現存研究已知,一個美國人畢生罹患癌病風險大概如下:肺癌6.9%、腦癌0.6%、盤骨癌0.003%等,箇中某些差異可歸咎吸菸、飲酒、接觸紫外線、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等。惟卻無從解釋胃、大腸、小腸等同屬消化系統的不同部位爲何有甚大的發病率差異。

2/3癌症只因運氣差

不過,當研究員根據文獻數據,估量一個人31個器官或組織畢生的細胞數目、幹細胞比例和幹細胞分裂次數,再與實際癌症數據比對,即發現兩者有密切關係。

細胞分裂愈多 風險愈大

幹細胞每次分裂,都暗藏出現癌變的風險,因此分裂次數愈多,致癌風險愈大,兩者基本是線性關係。研究發現白血病、胰腺癌、骨癌、睾丸癌、卵巢癌和腦癌等22種癌病,其終生髮病率跟其幹細胞分裂數量的“關聯繫數”高達0.81,表示兩者關聯度甚高。這些隨機誘發的癌症類別,達研究總數(31種癌症)的三分之二。

研究員倡探早期檢測方法

研究舉例,消化系統接觸的環境毒物遠較腦部多,可相比起小腸癌,腦癌病發率卻高2倍;大腸癌發生機率也遠較十二指腸癌高。科學家解釋,腦癌和大腸癌細胞分裂較活躍,因而較易患癌。

至於大腸癌等9種癌病肇因,研究強調仍偏重於不良行爲、暴露於致癌物質等遺傳和環境因素。例如菸民易患肺癌,暴曬可致皮膚癌等。至於長期吸菸或嚴重暴曬而依然未患癌者,並不是因爲其“基因優良”,而純粹是“好運”。

今次研究顯示,“吸菸或別的不良生活模式因素,可增添患癌風險”,所以改變這些高風險因素,“大大有利”預防某些癌症,對別的癌症卻未必有效。故此,共同研究員主張:“我們應擺放更多研究和資源,於尋找在早期可醫階段檢測這些癌症的方法。”

澳洲專家:歸咎運氣太簡單

澳洲癌病協會公共政策總監認爲把癌病發生率歸於“幸與不幸”,“太過簡單”。他指澳洲每年有1.4萬人死於關乎高風險生活模式的癌病。

英國癌症研究會也表示,飲食均衡、少沾菸酒等健康生活模式始終對防癌最有裨益:“持續促進檢測早期癌病、改善治療方法固然重要,可是協助大家瞭解怎樣能減低患癌風險,始終是應付癌病首要的。”

醫生:仍要注意環境風險

雖然醫學界一直強調預防癌症的重要性,但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醫生向本報指出,今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其實與學術界的一貫理解“沒有太大出入”,其主要貢獻在於提出人體組織的幹細胞分裂亦是癌症成因。

學術界一直都知癌症成因是“環境加機會”,環境因素以外,細胞分裂愈多,出錯機會愈大,尤其是生長速度快的器官更易有事。

他形容今次研究的突破,在於將焦點放在以往少爲學界注意的幹細胞分裂,主要利用統計學的分析,發現幹細胞分裂與患癌風險之間的關聯(correlation)成正比,即器官的幹細胞分裂得愈多,患癌風險會隨之上升──因此幹細胞分裂較頻密的器官患癌的隨機因素(stochastic factors)更重要,例如隨機因素對大腸的影響便比組織幹細胞分裂較慢的小腸更大。

他指出,公衆往往對癌症成因有誤解,例如以爲不吸菸就不會有肺癌,但事實上出現癌病變許多時只是“偶然”(by chance),所以有些人一直吸菸都沒有肺癌,有些人從不吸菸卻會患肺癌,就是這個原因。

公衆有誤解 不知“偶然”致病

但他強調,吸菸等環境因素的確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這項研究亦顯示吸菸者患肺癌的環境因素及遺傳因素比隨機因素更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