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輕度小兒麻痺症

本文已影響1.07W人 

目前小兒麻痺症會帶來困擾,將會危害到患兒的健康,也會引起媽媽們的擔心,所以説大家需要提防麻痺症的出現,而且要深入瞭解一些小兒麻痺症的治療方法,那麼關於輕度小兒麻痺症治療措施會有哪些呢,帶大家認識一下吧。

關於輕度小兒麻痺症

小兒麻痺症的治療:

一、推拿療法:在癱瘓肢體上滾法來回滾8~10分鐘,按揉鬆弛關節3~5分鐘,搓有關脊柱及肢體5~6遍,並在局部擦熱,每日或隔日1次,可教家屬在家進行。理療,小兒麻痺症後遺症的治療方法中可採用水療、電療、蠟療、光療等促使病肌鬆弛,增進局部血流和炎症吸收。

二、功能鍛鍊:癱瘓重不能活動的肢體,可先按摩、推拿,促進患肢血循環,改善肌肉營養及神經調節,增強肌力。患肢能作輕微動作而肌力極差者,可助其作伸屈、外展、內收等被動動作。肢體已能活動而肌力仍差時,小兒麻痺症後遺症的治療方法中要注意鼓勵患者作自動運動,進行體育療法,藉助體療工具鍛鍊肌力和矯正畸形。

三、幹細胞移植:幹細胞移植治療小兒麻痺症後遺症,是經後分化的神經元補充缺損的神經元,並促進神經組織中的神經幹細胞分化發揮功能,恢復神經的正常生長髮育,改善受損的神經細胞的功能,為小兒麻痺症後遺症患者進一步康復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已為現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輕手法被動牽伸關節,防止攣縮。指導患兒做正在恢復的麻痺肌的主動收縮練習,助力運動,或用懸掛肢體或水中運動的方法,作減負荷的運動練習,運動時要防止正常肌的替代活動。將肌力不平衡的肢體,用塑料板、輔助器保持在功能位上活動,以防止骨與關節發生畸型。

保持關節功能位。向患兒及家長解釋保持肢體功能位的重要意義。將踝關節保持於90°中立位,避免足下垂,膝關節保持伸直位,髖關節保持伸直中立位,避免屈曲、外翻、外旋,腕關節避免屈曲下垂等。根據具體情況,可採用砂袋、夾板、輔助支具等,畸形明顯者可採用石膏或牽引矯正後,再用輔助器將患肢保持於功能位。秩序漸進,勿使麻痺肌過度疲勞。肌力較弱時,可採用肌電生物反饋等方法進行鍛鍊。

以上的這些內容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關於輕度小兒麻痺症的治療措施,麻痺症的出現會讓孩子的腿部健康受到相當嚴重的傷害,也會給患兒的成長帶來影響,因此我們要深入瞭解小兒麻痺症的知識,要正確的瞭解此病的治療辦法才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