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粗暴專制地對待孩子

本文已影響2.76W人 

在中國,自古以來父母對孩子最擅長的傳統教育方法就是戰鬥。捱打是親罵是愛,捱打是禍害樹不修,孩子不修棍棒下出孝子是歷史上傳播的教子經驗。孩子犯了錯誤,脾氣暴躁的父母在恨鐵不成鋼的憤怒下,失去理智地罵孩子,想讓孩子改正錯誤。

不要粗暴專制地對待孩子

但是,罵這種粗暴的教育方法,不僅不能達到父母的教育目的,還會給孩子帶來謊言、冷漠、孤僻、仇視、攻擊等心理問題,成爲將來不良行爲和犯罪道路的根源,孩子離家出走、懸掛等遺憾。

很難想象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小良。說到父母,他們甚至感覺不到一點親情。父母忙於他們的工作。在記憶中,父親從未帶他出去玩過。對他的教育不是指責,而是貶低諷刺。粗暴的父親需要兒子的服從和聽話。母親通常會照顧他。

大學入學考試結束後,小良上了4次,暑假整天呆在家裏,除了上網、玩遊戲之外,沒有其他活動的安排,意志越來越低落,精神逐漸頹廢,自己無法和同學們取得聯繫,同學的邀請也基本上是迴避,結繭自縛的對於小良異常的言行舉止,他的大媽比誰都着急。

心理諮詢的實踐證明,存在各種心理行爲問題的孩子,大多數是因爲父母只是單向教育,他們不瞭解孩子的心,刻板地說教,粗暴地罵人,無情地強迫,精神上的虐待嚴重惡化了父子關係。孩子失去安全感和歸屬感,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個性健全發展

父母可以仔細感受孩子說話背後的意思和感覺,不僅要用眼睛看,還要用心聽和體驗。父母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開放,放心地說心理話,學會接受不同的理念。

父母和孩子說話,家人有想法不能交流的時候,父母要有耐心,不要衝突語氣,這是給成長的孩子最好的教訓

因此,當我們的孩子犯了錯誤時,我們應該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告訴他哪裏錯了,爲什麼錯了,同時告訴他,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必須及時糾正,吸取教訓。不要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對待他。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會健康成長。

孩子就像一棵小樹,你只要幫助他。他只要是向上的,剩下的就交給水分和陽光吧。我相信他會茁壯成長的。

1)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提出合理要求 

要使教育獲得成功,就要全面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規律。無論是讓孩子學習一定的家務勞動,還是讓孩子學習文化知識,都要從孩子的實際身心發展出發,按照從容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忽視這一點很難取得應有的效果。

在教育中,有些父母希望孩子成爲龍,希望女人成爲鳳心,急於求成,只從主觀願望出發,把孩子視爲小父母,要求孩子,過高的要求使孩子難以接受,逐漸厭倦。與此相對,父母抱怨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進行罵人的粗暴教育,結果就像拔苗助長一樣,不僅沒有效果,而且事情往往違背願望。因此,只有從孩子的實際水平,逐步啓發教育孩子,才能達到教育目的。

2)父母要控制感情,平衡心情。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做了不能讓父母接受的行爲時,有的父母暫時過於興奮,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中斷不聽孩子的說明,罵孩子或者粗暴地罵孩子。的確,孩子在父母的吼叫下,可能會聽話服從,但是這樣的手段不能控制局面。早期嚇唬孩子,影響穩定的感情和心理髮育。

?????????????????????????????????????????????????????????????????????????????????????????????????????????????????????????????????????????????????????????????????????????????????????????????????????????????????????????????????????????????????????????????????????????????????????????????????????????????????????????????????????????????????????????????????????????????????????????????????????????????????????????????????????????????????????????????????????????????????????????????????????????????????????????????????????????????????????????????????????????????????????????????????????????????????而且,父母毆打孩子是教育無能的表現,把自己最生氣、最弱的環節暴露給孩子,孩子知道如何惹怒父母,想惹怒父母時就會這樣做。所以,不容易生氣的父母是最威嚴的父母。因爲孩子沒有觸摸父母的底部 

孩子是不可能不犯錯誤的,但也不可能永遠是錯的,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在不斷學習,不斷成熟,會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儘管它往往會有些片面。父母不要把孩子當成成人,以父母的要求來要求孩子。發現孩子犯了錯誤時,要冷靜下來,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問題。如果是孩子的問題,應該從分析問題、明確問題的結果等方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當然可以進行適當的批評。

在與孩子的對話中,如果孩子的意見與自己發生衝突,千萬不要失去控制大吼大叫,要冷靜分析孩子的意見是否正確。正確的支持,錯誤的話,父母應該在討論的氛圍中分析孩子,不要只是否定孩子的意見。否則,孩子就會養成沉默孤獨的性格。所以,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分析孩子的觀點和看法,那樣就會對孩子多些理解,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完善他的行爲和觀念,並理解你的幫助和指令是爲他着想。 

另外,父母還應該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消極的感情,孩子處於不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受父母消極的感情影響,感情也會發生變化。

3)冷靜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爲

父母打、罵孩子往往是自己着急的時候,所以要學會冷靜處理,冷靜是自己着急、着火、生氣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自己先消除呼吸,冷靜下來再教育孩子。孩子也生氣興奮的時候,不適合教育,應該等孩子平靜下來再教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防止粗暴的教育,冷靜客觀地處理問題。 

有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放學回到家興高采烈地告訴媽媽:放學時老師叫他們幾個值日生掃地,結果他們幾個一窩蜂地跑了,把老師氣得要命。看着孩子那因爲高興而通紅的臉蛋,這位媽媽只說了“是嗎”就沒有再說什麼。

到了晚飯後,看到孩子平靜下來,這位媽媽才坐下來,讓孩子說說這事對不對。這學生這時想起來自己也的確做得不對,就向媽媽認錯。媽媽看到孩子認錯了,心裏很高興,又問他要怎麼做。孩子想對母親說:向老師承認錯誤,保證成爲愛工作的好孩子。看到孩子承認錯誤,知道改正方法,母親說:這樣做就行了。

在這個例子中,如果母親從一開始就批評教育,罵他的話,不僅不能得到教育效果,孩子之後也有可能不告訴母親學校。因爲孩子很興奮,所以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錯事。因此,父母應善於處理孩子的錯誤。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