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溶血性黃疸

本文已影響1.54W人 

通常非專業人士都是通過皮膚的顏色來判斷是不是患了溶血性黃疸,但這個不是很準確,引起膚色變化的也有可能是過量食用胡蘿蔔素或者藥物而引起的,所以還是要經過進一步的檢查再確認爲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診斷溶血性黃疸呢?  

如何診斷溶血性黃疸

紅細胞大量破壞(溶血)後,非結合膽紅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運輸至肝臟,必然使肝臟(肝細胞)的負擔增加,當超過肝臟對非結合膽紅素的攝取與結合能力時,則引起血液中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

溶血性黃疸診斷

1、鞏膜多見輕度黃染,在急性發作時有發熱,腰背痠痛,皮膚粘膜往往明顯蒼白;

2、皮膚無瘙癢;

3、有脾大;

4、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現;

5、血清總膽紅素增高,一般不超過85μmol/L,主要爲間接膽紅素增高;

6、尿中尿膽原增加而無膽紅素,急性發作時有血紅蛋白尿,呈醬油色,慢性溶血時尿內含鐵血黃素增加,24小時糞中尿膽原排出量增加;

7、在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時,紅細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貧血時脆性降低。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症狀

新生兒溶血病常發於出生後的24小時內,臨牀症狀ABO溶血病多較輕,而RH溶血病多較重。

1、黃疸:常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並迅速加重,血清膽紅素上升很快,且以未結合膽紅素爲主。

2、貧血:輕者血紅蛋白小於140g/L,重者可小於80g/L。

3、肝脾腫大:貧血嚴重者,肝脾恢復胎兒期造血而出現肝脾腫大。

4、核黃疸:指未結合膽紅素透過血腦屏障,使腦組織黃染,並致腦組織,尤其是基底神經核、腦幹受損,臨牀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表現,即稱爲核黃疸。

因此在身體出現溶血性黃疸的症狀時,應及時就醫,祝願患者早日康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