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漢代王陵發現的五格濡鼎是什麼樣 古人是怎麼吃火鍋的

本文已影響2.48K人 

近日在江蘇有一座漢代諸侯王陵園,是江都王劉非的,其中剛出土的一件五格濡鼎構造很像現在的火鍋,比之前的五熟釜年代還早。那麼五格濡鼎是什麼樣?古人是怎麼吃火鍋的?下面本站小編帶來介紹。

江蘇漢代王陵發現的五格濡鼎是什麼樣 古人是怎麼吃火鍋的

江蘇漢代王陵發現的五格濡鼎是什麼樣

盱眙縣大雲山頂部,有一座漢代諸侯王陵園。該墓穴佔地25萬平方米,屬於漢武帝第五個哥哥,江都王劉非。專家介紹,墓園內出土的一件“五格濡鼎”從結構來看,就是古代的火鍋,最早有歷史記載的火鍋是魏文帝的五熟鍋。

所謂的“五熟釜”,就是將鼎分成五個不同的燒煮空間,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煮食時將豬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這類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內,從而可以吃到5種不同風味的火鍋,也方便酸、辣、麻、鹹等不同飲食習慣的食客享用。

此次五格濡鼎將火鍋歷史提前三四百年,說明在西漢時期就有火鍋了。

江蘇漢代王陵發現的五格濡鼎是什麼樣 古人是怎麼吃火鍋的 第2張

據悉,這是迄今爲止國內出土的唯一一件西漢分格銅鼎,這個五格濡鼎是類似於圓鼎的一個器物,中間呢分爲了五個格,正是五行結構的火鍋,就像是我們現在火鍋的那種九宮格一樣的,中央屬火被火燒,挺規範的。設想一下吧,五種滋味的火鍋,佐酒喝,多麼高貴的享受。

發掘鼎的地方是靠近食物器具的,由此可見它是當時江都王招待賓客或者自己自用的一些盛放食物的器具。

古人是怎麼吃火鍋的

火鍋是中國獨具特色傳統飲食之一,起源於民間,歷史悠久。今日火鍋的容器、製法、調味等,雖然已經經過了上千年,也經過了無數演變。但有一個共同點沒有變,那就是用火燒鍋,以油、湯等爲媒介,投入各種食材。火鍋最早的叫法叫“古董羹”,古董羹跟古董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而是食物投入湯中時發出的“咕咚聲”的諧音,這就是最早的火鍋。

經過無數次演變,火鍋的容器和涮法逐漸豐富起來。到了唐宋時期,火鍋已經發展成爲人人都能吃得上的美食,無論是肉食還是素食,都可以投進鍋裏涮食。

江蘇漢代王陵發現的五格濡鼎是什麼樣 古人是怎麼吃火鍋的 第3張

三國時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和現今的“鴛鴦鍋”,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銅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爲“暖鍋”。

漢代的火鍋,已經比較接近現代火鍋了。下面這種被稱爲“染爐”的鍋,分爲三個部分:主體爲炭爐,上面有盛食物的小鍋,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盤。在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通,帶動了長安和西域地區的交流,外來的香菜和蔥已經作爲一種調味品,出現在了王侯貴族們的餐桌上。

因此,漢代就已經發明瞭火鍋蘸料的吃法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小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