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怎麼引起的?痛經成因可通過中醫伏脈檢查診斷

本文已影響2.65W人 

痛經的發生與衝任、胞宮的週期性生理變化密切相關。主要病機在於邪氣內伏或精血素虧,更值經期前後衝任二脈氣血的生理變化急驟,導致胞宮的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或胞宮失於濡養,“不榮則痛”,故使痛經發作。中醫伏脈檢查診斷痛經常見的分型有腎氣虧損、氣血虛弱、氣滯血瘀、寒凝血瘀和溼熱蘊結。

痛經是怎麼引起的?痛經成因可通過中醫伏脈檢查診斷

一、腎氣虧損

先天腎氣不足,或房勞多產,或久病虛損,傷及腎氣,腎虛則精虧血少,衝任不足,經行血泄,胞脈愈虛,失於濡養,“不榮則痛”,故使痛經。

二、氣血虛弱

素體虛弱,氣血不足,或大病久病,耗傷氣血,或脾胃虛弱,化源不足,氣虛血少,經行血泄,衝任氣血更虛,胞脈失於濡養,“不榮則痛”,故使痛經。

三、氣滯血瘀

素性抑鬱,或忿怒傷肝,肝鬱氣滯,氣滯血瘀,或經期產後,餘血內留,蓄而成瘀,瘀滯衝任,血行不暢,經前經時氣血下注衝任,胞脈氣血更加壅滯,“不通則痛”,故使痛經。

四、寒凝血瘀

經期產後,感受寒邪,或過食寒涼生冷,寒客衝任,與血搏結,以致氣血凝滯不暢,經前經時氣血下注衝任,胞脈氣血更加壅滯,“不通則痛”,故使痛經。

五、溼熱蘊結

素有溼熱內蘊,或經期產後,感受溼熱之邪,與血搏結,稽留於衝任、胞宮,以致氣血凝滯不暢,經行之際,氣血下注衝任,胞脈氣血更加壅滯,“不通則痛”,故使痛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