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時暈灸的表現和處理方法

本文已影響9.95K人 

暈灸是罕見的鍼灸副作用。多爲輕症,但也有嚴重症狀的人。應該引起注意。其臨牀表現與預防和處理方法大致相似。

鍼灸時暈灸的表現和處理方法

關於暈灸的機理,有人和休克混在一起。其實,暈灸和暈針一樣是血管抑制性暈厥。由於強刺灸等刺激,迷路神經反射,血管牀(特別是周圍肌肉)擴張,周圍血管阻力下降,心血量下降,心臟輸出量下降,血壓下降,暫時廣泛的腦血流量下降,暈厥。

1、原因

關於灸暈的原因,常見者如下。

(1)體質原因是最主要的誘因之一。體質虛弱,精神過於緊張、飢餓、疲勞,尤其是過敏體質,血管神經功能不穩定者。許多沒有明顯原因的艾灸者通常可以從體質中找到原因。

(2)刺激原因穴位刺激過強,可引起灸暈。所謂過強,因各人情況不一,很難度量比較。在刺激的種類上,以艾灸多見。

(3)體位原因一般來說,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時易發生暈灸。

(4)環境原因:環境和氣候因素也可以促進氣壓低的悶熱季節、診室空氣混濁、聲噪音等暈灸。

2、臨牀表現一般分爲以下三期。

先兆期:頭部各種不適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適,眼花,耳鳴,心悸,面色蒼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無先兆期。

發作期間:輕者頭暈。想吐,身體發軟,搖晃不穩定,瞬間失去意識。重者突然失去意識,昏昏欲睡,脣甲青紫,汗流浹背,臉色灰白,眼睛翻轉,失禁。少數可伴驚厥發作。

後期:經及時處理恢復後,患者可有顯著疲乏,面色蒼白,嗜睡及汗出。輕症則僅有輕度不適。

暈灸大多發生於鍼灸過程中,但也有少數患者在取針後數分鐘乃至更長時間始出現症狀,被稱爲延遲暈灸,應特別注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